從塔林回到赫爾辛基的隔天,真覺得骨頭都快散了,但一想到今天要來去伴侶島Seurasaari,就又突然覺得精神來了。
因為住在Scandic Simonkentta,就走到中央車站附近的Lasopalatsi站坐24號公車,17站(大約24分鐘),就到Seurasaari (終點站)。
下車後,還要經過一座橋,才會到這座伴侶島~這座島最出名的就是露天博物館Open Air Museum,非常有趣,也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好玩。
下公車後,還要經過這座白色的橋才會來到島上
橋上可以看到兩旁清澈湖水,還有一排鳥眺望遠處~悠閒啊!
遠處划來獨木舟
芬蘭人夏天很愛的水上活動SUP,不知為何,光是這座橋&這些水上活動,我跟小子就看了很久,邊看邊研究
很美的景色
過了橋之後,就可以看到售票口,不過因為時間還早,還沒有人售票,所以就先往前往裡面走走看看。
夏天營業時間(6/1-8/31)11:00-17:00
票價:成人:9歐;小孩(7-17歲):3歐(用Helsinki card 免費)
而2018.05起,從赫爾辛基Market square還可搭船到伴侶島,
成人票;單程12歐,來回20歐;小孩(0-14):單程6歐,來回10歐
但從伴侶島回到market square的乘船處在島上的餐廳附近,跟我們行進的動線有點不符,所以只好留待下次再看看有無機會乘船囉!
售票處~
咖啡廳~~但是也因為太早,還沒營業~~
旁邊還有一座鞦韆,小子先來晃晃~
島上的露天博物館,將芬蘭早期的生活環境、穿著、飲食、居家生活等重現在這座島上。
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在此島上置放呈現,星羅棋布的座落在伴侶島上,乍看之下,還以為這些建築是這座島上原本就有的原生建築,殊不知芬蘭政府耗費多少力氣將這些各地建築搬運到此,重現芬蘭早期舊有的生活態樣。
朋友說其實跟台灣的原住民部落很像,這倒也是,如果台灣政府也將原住民部落重現於某一地,相信也可以完整地保存歷史文物,讓住在島上的居民深刻體會台灣人原始生活情形。
島上的部分博物館內有穿著傳統服飾的導覽員可以導覽及解說,如果人多,也可以安排專人導覽。
這座島的露天博物館大大小小共有35個參觀點(包括第35個New Museum Shop),另外因為帶著小子參觀,所以還有專門為小孩設計的探險闖關活動(Mini-Suomi-seikkailu),一共有四關,闖關成功後,就可以獲得小禮物
我們足足在這島上逛了八個小時之久,還覺得意猶未竟。如果不是時間到,博物館要關門,我們應該會逛到很晚吧,哈哈。
Garnary 穀倉
這是露天博物館中最老的建築之一,這座穀倉的下層建築是用來避免老鼠跑進倉庫中,也是為了保持糧食乾燥。
小子往上爬...看似不高,但實際往上爬,距離地面還是有點距離
Niemela Tenant Farm
這座農莊區包括許多倉庫房、農莊動物居住區、廚房、棚屋和一座穀倉。這一農莊區也是典型的富裕農莊生活的代表,因為有需多的木造建築物。
這也是在1909年第一批被重新安置到露天博物館的建築物,也因此形成了露天博物館。
動物養殖區
一棟棟木造建築,突然覺得回到古代
猜測這應該是幫動物送水或者食物的溝槽
芬蘭人過去生活的用品
廚房區,都可看到傳統的盤子、鍋具~突然想起台灣三十年前的農村社會,也是如此
洗衣晾衣區
船槳
工作用品
這應該是紡織用品之一,但不確定它的用途
紡織機
看到這個很像搗藥的物品....好奇芬蘭人拿來做呢??
竹編的袋子
居然還有木造帳篷,給小孩玩的嗎?因為入口真的很小
帳篷內的鍋子&磚塊
Karuna Church
教堂主體,我們到的當天因為是周日,所以教堂內還有活動,但不確定是否是彌撒....
待續~~